1991年,河南一名女医生发现血样异常,报给上级并无回应,只好上报给中央卫生部,最终挽救了几十万人命,可她却被开除,只能远走他乡讨生活。
1991年的河南周口,医疗条件还很落后。那时候,卖血成了不少农村人赚钱的路子,可谁也没想到,这条路会变成一场灾难。王淑平,当时在一家小诊所工作,平时就是个踏实本分的人。她1959年出生,家里父母都是基层医生,受他们的影响,她从小就对医学感兴趣。1977年,她考上了河南医学院,学的是传染病防治。毕业后,她被分到周口这家诊所,开始了她的医生生涯。
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91年。那天,王淑平像往常一样检查血样,突然发现一份样本不对劲。她凭着职业敏感,觉得这可能不是小问题。为了确认,她没跟任何人商量,从自己那点工资里掏钱买了试剂,开始对诊所手头的血样挨个检测。结果让她倒吸一口凉气:400多份样本里,60多份都携带艾滋病毒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一旦扩散,后果不堪设想。
她连夜写好报告,第二天就跑去县卫生局,想赶紧把这事捅上去。可到了那儿,官员们接过报告,随手翻了两页,就说“得研究研究”,然后没下文了。她等了几天,没动静,又跑去省卫生厅,结果还是被敷衍。她来回折腾了七八个月,腿跑细了,报告却跟丢了一样,没人理。那些日子,她心里急得像火烧,可上面的人就是拖着,能拖一天是一天。
眼看着时间不等人,王淑平下了个大胆的决定——直接上报中央卫生部。她收拾好检测数据,带上几瓶血样,挤上了去北京的火车。到了中央卫生部,她终于敲开了高层的门。这次,总算有人重视了。没过多久,调查组就下来了,河南那些黑血站被连夜查封,几百个村子里的几十万人逃过了一劫。可以说,她这趟北京行,真的是救命的举动。
可事情远没这么简单。回到河南后,王淑平的日子不好过了。她被单位开除,理由是“工作不服从安排”。同事们开始躲着她,社区里也传出各种闲话,说她“多管闲事”“害了大家”。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,她一个女人,带着孩子,没了工作,日子怎么过?最后,她没办法,只能远走美国,靠打零工维持生计。2019年,她在美国去世,59岁,结束了这一生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问,她救了那么多人,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?其实,这事挺复杂的。那时候,河南的血浆经济是个大买卖,好多地方靠这个赚钱。王淑平捅破这层窗户纸,动了太多人的奶酪。那些血站背后有利益链,上面的官员也不是不知道情况,可谁都不想第一个站出来担责任。她一个小医生,硬生生撞上了这堵墙,能全身而退才怪。
王淑平的故事听着让人唏嘘,但也挺震撼的。她不是什么大人物,就是个普通医生,可她硬是凭着一股子倔劲,干了件大事。几十万条命,说救就救了,这得有多大的胆子?可回头想想,她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。被开除、被排挤,最后还得背井离乡,这种事搁谁身上都得崩溃。可她没退缩,这点真挺值得敬佩的。
她的故事到这儿还没完。离开河南后,她在美国的生活也不容易。她做过服务员、干过杂活,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。去世前,她没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遗言,就是安安静静地走了。可她的经历,却留给了我们好多值得琢磨的东西。比如,什么是正义?为了正义牺牲自己值不值?要是换成我们自己,会不会也有她那份勇气?
赞(0)